(资料图)
故去的岁月总在抹去一些残存的记忆,可是又往往在回眸的一瞬间,或者在谈话中的一句话,又会重启一些刻在大脑硬盘中的回忆,从而像潮水一般涌出来。
行走在北关石头铺就的街道上,两旁的房舍依旧是三十多年前上高中时的样子,可是现在却是“宋古城”的明信片。或许,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,不经意间一片青瓦就会给你复述当年的传说,亦或故事,甚至是历史。站在北关街口四下张望,突然被路灯杆上悬挂的招牌吸引了。招牌是红色的,上面是“实在井陉”的LOGO,下面有一行字“北关逸仙桥杂面”,这幅招牌设计的的确招人待见,况且铁质的宫灯在风中摇曳,平添了几分古城的韵味儿。单凭这杂面二字已经让嘴馋了,因为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美味儿。一碗带着豆香的闲饭,总是让人追忆过去。何况“逸仙桥”又是历史的见证。
循着杂面的香味儿,沿着北关北大街的路向北,寻到了“北关杂面”的加工厂。这是新投资的一个现代化生产的厂子。进入杂面厂,必须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的流程和程序进行生产,外人是严禁进入的。进入必须先消毒,然后换取专业的服装,套上鞋套,戴上头套和防尘眼镜才可以进入。这里脱离了人工和面、揉面、擀面、切面等繁琐的过程,可以机械化生产,省去了人工繁琐和劳累的劳动。和面的过程严格按照科学配方比例进行操作,这样使产品的口感保持一致;揉面使得面更加的劲道;擀面使面片薄厚均匀;切面保持长短一致。
在加工厂,见到了一位剪发齐耳、精干的女子,一直在忙前忙后。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员工,按照程序来接面、晾面;当机器出现故障时,又及时联系电工师傅,解决当前问题。当时没有多想,只是认为这只不过厂里的经理或者干练的管理人员。过了若干天后,才知道这位一直在厂里忙碌的女子是北关村书记解风霞。能有一位既能带头领导群众走向富裕道路,又能屈下身来踏踏实实研究并熟悉杂面制作工艺的领导,一定是村里老百姓之福。后来还了解到解风霞是个女强人,为了杂面厂的投产,付出了非常大的心血。一遍又一遍地和镇上有关领导进行沟通,又深入村里寻找做杂面比较好的师傅或者做闲饭好吃的大娘大婶们,向他们讨教,如何做出原滋原味而且劲道的好杂面。而且她又一遍遍地在村里选址,选好址还得做群众工作。因为涉及到拆迁,她还得一次又一次到群众家里做拆迁思想工作。为了建造好一个现代化的杂面生产厂,她又实地考察,一遍又一遍和建造师傅在电话里、现场沟通。经过解风霞及村委班子的一番不懈的努力,北关杂面厂终于建成了,而且杂面还注册了品牌。为了设计出北关杂面的LOGO,解风霞一次又一次和设计人员进行协商沟通,终于由高翔老先生写出了隶书样的“北关杂面”,使得包装既灵动又含几分古趣。
说起对杂面的情愫,还是儿时的味道。大概味蕾已经习惯了北方人闲饭的味道,尤其是再放入数的清的几根杂面,就是为了提味儿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种淡淡的豆香味儿已经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了。
据说北关杂面起源于清末光绪年间,流传至今,以家庭作坊为主。以李记、王记、韩记、张记为主。时光更迭,至于这种农食得于流传,必然是经过了众多的人品尝出来的,而且是公认的。我正寻思为什么叫“逸仙桥”杂面时,旁边的一位大爷说道:因为1918年孙中山先生坐火车从北京到山西,途径井陉南关时,在井陉城驻足,而且到大石桥久久停留,赞叹修建大石桥的工匠们的手艺精湛,雕刻手法娴熟,给井陉留下了一座难以冲毁的具有历史见证的大石桥。所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,而将大石桥取名为“逸仙桥”。而且当时已临中午,一老汉端着一碗闲饭正吃,突然杂面中的豆香味儿顺着风儿吹到了孙先生的鼻腔里,他不由发问此为何饭?老者不识眼前人为堂堂一国大总统,随口说道:这是俺们北关杂面。
旁边跟随见孙先生被此吸引,便问老汉:一碗多少钱,可盛来一碗尝尝。不料老汉说:俺这是家常便饭,说什么钱。于是回家重新给孙中山先生盛了碗闲饭出来。闲饭中有小米的香味儿,还有红薯的甜味儿,最主要的是豆香味儿,在口腔中久久回味。一碗下肚,孙先生不由得感慨,此乃人间极品。不由得夸赞,北关杂面闲饭的确好吃。我听完这个故事,不由得怀疑。但是故事都是人说的,我也不敢否定当初孙中山先生是否吃了这碗杂面闲饭。但是我相信,这是人民对孙中山先生的怀念,他让人民尊敬,所以才有了这个故事。我们不去探究故事的真假,而是记住种淳朴的味道就行了。
时也恰近中午,解风霞邀请我们一块儿品鉴一下北关杂面的家乡味道如何?此言一出,正中我下怀。迫不及待地等着那一碗带着豆香味儿的杂面汤端上来。少刻,一碗翠绿的杂面汤端了出来,浓浓的绿豆香冲入我的鼻腔。同时,又端上几个刚出炉的北关缸炉烧饼。酥脆的缸炉烧饼,一口咬下去,再喝上一口杂面汤,味蕾刷地打开了。我也顾不上文雅不文雅了,一个烧饼和一碗汤,瞬间就被我消灭了,但是却意犹未尽,这就是家乡的味道,这也是家的味道。“常与红尘醉酒花,步跄心惫暮归家。忽闻一缕豆香味,老母锅边熬晚霞”。
作者 | 铁 松
标签: